怎么区分日本刀里的 “打刀” 和“太刀”?

李文昕

先答题主,你的刀是打刀。

一般来说,太刀和打刀有下面这些区别:

(补充了太刀、打刀、脇差、短刀四类常见的日本刀的区别,参见答案最后)

1. 使用时代不同

  • 太刀主要使用于平安時代(12 世紀)后期到室町時代初期。
  • 打刀则晚于太刀,使用时代大约是从室町時代中期(15 世紀后半)到江戸時代末期(19 世紀中叶)。

所以也可以说,打刀是太刀的继任者。

2. 使用情形不同

  • 平安时代主要的战争形式是马战,所以太刀主要是马战时,骑在马上使用。
  • 室町时代到江户时代,主要的战争和战斗方式是地面战斗,所以打刀主要是人站立于地上时使用。

3. 佩戴方式不同

  • 太刀是配挂在腰上的。配挂时,刀刃向下。
  • 打刀则是直接插在腰间。插在腰间时,刀刃向上。

日本人如今展示太刀和打刀时,也承袭了这个传统,不管是博物馆还是刀剑专门店,展示时太刀时,刀刃向下;展示打刀时,刀刃向上。

如图,左边是打刀,右边是太刀。

至于为什么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暂无定论,能查到的资料有如下两个说法:

其一,太刀刀刃向下是为了不伤到马,因为如果刀刃向上,刀尖便是向下,容易戳伤马。

其二,平安时代的战争,武士一般穿甲胄,因为胳膊上也有甲胄,很重,如果刀刃向上,拔刀时,本来就很重的胳膊就要抬很高,太费劲。所以刀刃向下更合适,因为抽刀时胳膊轻松一点。而室町时代以后,武士主要穿和服,活动起来比穿甲胄灵活轻松很多,所以刀刃向上、拔刀时胳膊抬得高一点也可以。而且刀刃向上的话,出刀砍人的速度会更快,对抗时更占优势。(理由见第 6 点)

4. 外形不同

(1)长度不同

  • 因为是骑马时使用,太刀可以更长一些,长度通常是:2 尺 3 寸~6 寸(70~80cm)。
  • 考虑到使用方便,通常来说,打刀相对太刀稍短,但一般长度也在 2 尺以上。

这里说的是当时被武士普遍使用的太刀和打刀的情况,不包括动辄就长达三五尺的野太刀等非常见类型。

(2)弧度不同

  • 太刀的弧度通常更大,也就是更弯一些。
  • 打刀与太刀相比,一般来说,往往更平直一些。当然也并不绝对。
    (3)刀装不同
    如上文所说,因为佩戴方式不同,所以刀装也不一样。刀装的区别很多,如汗青老师所说,比较明显的区别如下:
  • 太刀因为是佩挂在腰上的,所以刀装的最明显特征是刀鞘上方有用来配挂的两个吊环一样的部件。

如图:

  • 打刀则因为是直接插在腰间的,所以没有太刀那样的吊环的部件,但刀鞘侧面会有一个 “栗形”,据说得名于外形很像栗子。

如图:

5. 拔刀手法不同

  • 太刀因为是马战时使用,可以单手从下往上拔出,另一只手则抓马缰。
  • 打刀的拔刀手法则自由很多,可以先用直接从下往上拔,也可以用左手(左撇子就是右手)下压刀身,把刀身从斜插状态压成水平状态,再拔出来。

如图:

6. 从拔刀到挥刀的速度不同

  • 太刀因为配挂时刀刃向下,拔出以后刀刃自然也朝下,需要举高以后再落下,这样才方便砍人。所以一般从拔刀到挥刀砍人,需要两个动作。
  • 打刀则因为刀刃向上,拔出以后可以直接在空中划一个弧线,用一个动作就一气呵成地直接挥刀砍向对方。因此可以说,打刀速度上比太刀略有优势,使用起来更迅速敏捷一些。

如图:

左边是打刀,抽出之后,一个动作就直接可以砍向对方。

右边是太刀,抽出之后,需要两个动作才能砍人。所以,如果双方在地面对抗的话,可能使用太刀的人还没来得及把太刀挥下来,对方的打刀已经劈过来了。。。= =+

7. 插刀方式不同

  • 太刀插刀时,刀鞘的口微微向下压,刀鞘整体比较水平的状态下,把刀插入刀鞘内。
  • 打刀插刀时,刀鞘口依旧向上,刀鞘整体保持原本的倾斜状态,从上往下插入刀鞘内。

两种插刀动作的区别可以看视频(抱歉只有 youtube 版本,需翻墙,差不多从视频的中间开始是两种插刀动作的演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HCCcOGd8Uc

以上,如何区分太刀和打刀?

  • 如果有刀装,就看刀装部分所配的是吊环还是栗形。
  • 如果有动作可以看,也能通过使用者拔刀、挥刀和插刀的动作来辨别。
  • 如果没有刀装,只有刀条怎么办?

首先通过长度排除是否是更短的脇差或短刀。

如果在日本的博物馆或者刀剑专门店里看到展示的刀条,那可以直接看刀条的刀刃是向上还是向下。通常刀刃向上就是打刀,刀刃向下就是太刀。日本人比较认真谨慎,一般不会放反。

如果觉得这种方法不严谨,可以看刀茎上刻有制刀匠人名号那一侧的刀铭。通常来说,刀刃向下,刀茎(就是用来装刀柄的地方)在左时,刀铭也在左边,那就是太刀。而刀刃向上,刀茎在左时,如果刀铭在左边,则是打刀。

比如这张图里的刀,就是打刀:

什么?你问没有刀铭怎么办?
还是那句话,如果是在日本的博物馆或者刀剑专门店里看到的,基本可以通过展示时刀刃的方向判断,相信日本人陈设刀剑时的严谨精神吧。。。要是在别的地方下看见一根光秃秃、没有刀装,随便摆着、连刀铭都没有的刀条怎么办,那就只有。。。凉拌了。。。(笑)
PS:
(1)这里只是通常情况下太刀和打刀的一些区别,也有一些特例存在,比如结合了两者特点的 “半太刀”,这种刀是从太刀到打刀的过渡期间出现的一种刀。半太刀的刀装上也有打刀的栗形,但佩戴时又像太刀一样,刀刃向下。还有一些刀原本是太刀,后来被磨短刀茎,改成打刀使用。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干过这种改装的事。织田信长的爱刀「へし切り長谷部」就是一把用太刀改成的打刀。
(2)日语里的刀(katana)通常指的就是打刀。在日本,“打刀”这个称谓往往见得少,叫 “刀” 的,一般就是打刀(uchigatana)。太刀则就是“太刀”(tachi)这个叫法。
(3)太刀和打刀之外,日本刀还有另外两种常见类型(即脇差、短刀):

  • 脇**差:**也叫脇指。一般和打刀一样,刀刃向上。长度在 1 尺到 2 尺之间,比打刀短。通常和打刀一起插在腰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打刀配合使用,即传说中的二刀流。(也有人把小太刀归在脇差中,所以只能说一般刀刃向上)
  • 短刀:也叫腰刀。和打刀、脇差一样,刀刃向上。长度在 1 尺以下,比脇差更短。

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日本刀剑收藏和研究的专门机构)只把我们通常所说的日本刀分为太刀、打刀、脇差、短刀四大类。野太刀、小太刀、小脇差等,属于这四大类之下更细的分类,这里不多赘言。

综上,如何区分太刀、打刀、脇差、短刀这几种刀?

  • 最简单直 (cu) 接(bao)的方法是先看长度,由长到短依次是: 太刀 ≥ 打刀 > 脇差 > 短刀。
    然后再根据上文所写的外装、刀刃方向等方法,区分是太刀还是打刀。

四种刀刀条部分的长度、弧度、刀刃方向等区别,大致如下图:

以上,图片均来自 google。

参考资料:

日本刀剑博物馆 (日本美术刀剑保存协会)

http://www.touken.or.jp/index.html

汗青

国产的刀吧。

打刀和太刀的区别,其实不很严格的话,就很容易区分,就是看佩带方式和鞘的形制。

太刀的外装上通常有两个吊环,这样在佩带的时候是将刀挂在腰带上,刀刃是朝向地面的。

打刀没有这玩意,外装上只有栗形,就是刀鞘上凸起的那个东西。佩带时候是将刀鞘插进腰带里,刀刃向天。

所以你这是典型的打刀。

其他差异说起来就太复杂了,平时不需要这么专业的,譬如铭切刀姿之类,就不说了。

-------------------------------DUANG!刚回答完就看见楼下的了,觉得必须纠正一下。

这种不靠谱的东西,太害人了。不是说答主哈,答主热于助人是好的。但百度百科实在不是可以相信的东西。

楼下转来的百度的回答里,混进了很多奇怪的东西,太多的不靠谱了,譬如:

打刀与太刀的形式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之一在于打刀的刀鞘口两侧分别插放有小柄和笄

不是所有打刀都有小柄和笄的。

还有这个:

于是,为了适合于这种插于腰间的佩带方式,打刀的刀身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这种弯曲的设计称为 “京反”。

我已经吐槽不能了。日本刀的反居然是为适合插于腰间的佩带方式而来的?

“京反” 是这个意思吗?纯粹的不懂装懂误人子弟。

太刀一般而言指的是刃长超过两尺(60cm~90cm)、刀刃长度通常在在 80 公分以上

有人能看懂这话吗?反正我看不懂。另外,无论是打刀还是太刀,长度要求就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刃长两尺以上,不够就是差,够的就是刀。

不多说了哈,已经吐槽不能。

所以我一直都说,在任何需要严谨的场合,绝对不要使用百度百科。

JIUQIANSHUODAO

补充——有人

纠正我说到这个

说铭刻向外佩戴是错的,是先有刀型再决定铭刻,这位同学大概没有读懂标题,标题是问 “先有刀,如何判断太刀和打刀”,不是问你“怎么从做刀流程分别打刀太刀” 此时铭刻向外佩戴看刀刃是日本通用做法,同理还有举起刀条从刀背看铭刻位置,审题不清不要误导大家,这位同学之前在论坛已经因为分不清磨上打刀和完整刀茎被大家笑话过 “装逼倒胃口了” 别来知乎害人了,半瓶子水在知乎太多不要为了装 X 而误新人。

本人是真剑收藏爱好者,手上也有不少名作,说的内容有理有据,而一些键盘刀友基本没接触过真剑 (看看空间和回答就知道了),经常翻几页书就拿出来误导人,希望把这个答案顶上去免得新人被其他错误答案影响。

说实话能把新新刀期完整刀茎的打刀硬说成磨上的南北朝风格,也一种本事,差不多等同于看到四个轮子跑车就都是法拉利的水平。

补充第二部分——有的人真的误人子弟

此号继续误导各位的本事不小 看图

此号估计被我说分不清古刀新刀想找地方反击我批评他不懂装懂,于是竟把原答案给故意篡改,如图:

答主

篡改答案,自相矛盾——

本来这位答主篡改前 “表里相反” 包括藤原直胜,于是他自己的结论是“藤原直胜是打刀”,但自己后来把答案改了说表里相反不包含直胜这个,所以结论这把是太刀,于是说我标注有错误,(改掉的这句话明显不是原内容,因为他自己的补充部分去掉,这句话在原文前后不通顺,明显为了免得和他补充内容矛盾特地篡改,很可惜篡改前我没存图)…… 好吧,如此自己扇自己耳光的,翻脸不认帐,我还是第一次见,为了装逼在犯错的道路上不择手段也是第一人,看来此人自从胡说八道后被众论坛高手驳斥后一直怀恨在心啊,这种心态还假装自己是学术高手?OMG… 真怀疑此人是不是哪怕一只真剑都没有过。

以下为原答案

—————————————————————————

很多回答不严谨,包括汗青大佬也没说准确,来我说说——

严格的说单看外形说能区分都不怎么熟悉真剑,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长度——太刀多的是 70 以下的 甚至 60 多的,日本好几任天皇即位的御太刀都很短,只有镰仓期比较长,而打刀在室町期和安土桃山那会 75 以上的也有,就算昭和刀 70 + 的打刀也多的是,所以单看长度不严谨

第二——反 (弧度),确实太刀反一般更大,但不绝对,南北朝有大量磨上作无铭的太刀改成了打刀,包括青江,栗田口,备前等流派,所以反大的打刀很多,室町期备前长船的很多打刀反都在 2.2-2.5 附近,新新刀期水心子正秀一门的复古风打刀反也不小,我有实物因此说的很有把握,所以反大小判断不严谨。何况我不认为“反” 这个东西有人一眼能看出精准参数,所以这个很模糊, 不能作为判断标准。

第三,拵——因为以上两点原因,打刀用太刀拵,太刀磨上后用打刀拵,太司空见惯了,看刀拵还是不严谨。

甚至有胁差都有太刀拵,如下图,刃长不过 56 左右,是不是太刀拵,是不是胁差?

总结——1,看铭,刀工铭的那一侧,携带时候铭必须靠外,因此刀刃此时向上为打刀,向下为太刀。

比如下图,同一作者太刀和胁差铭的表里正好相反

2,符合第一点的要求下,看登陆证及鉴定书分类,尤其是鉴定书 (我就有把太刀登陆证写了刀,醉了)

另外注意太刀和打刀的摆放方式也不同,如图我的真剑收藏部分,上面四只是太刀,下面是胁差和打刀

再根据上面补充一种情况——无铭,同时无拵,刃长又很尴尬比如在 70 附近,反不大不小,比如 2.0-2.2,又不是腰反,那么此刀不送日刀保去鉴定作者,几乎是看不出到底是打刀还是太刀